昨天和朋友聊到包容這件事。

對一般犯小錯小毛病的包容好像挺簡單的,

但對於那種不顧他人只想到自己,甚至影響到別人了,造成問題了也只會丟下問題逃避的人,

如此「包容」,難道不會成了縱容? 遷就?

  

這個嘛,

或許該說,難道有「更好的選擇」? 

   

或許很多人就會義憤填膺地說:

  

當然有啊! 

叫他負起該負的責任啊! 做他「應該」做的事啊! 快學會該學會的東西啊!!!

出來面對啊! 講清楚說明白,「解決」彼此之間的問題啊!

趕快啊!

拖什麼啊一直拖!一直逃避一直拖!

多浪費那麼多時間幹嘛?!?!?!?! 

(浪費自己更浪費別人時間!!!)

 

 

然而近陣子我才徹底了悟,

若我們執著於後者(要對方解決問題),

那雖然表面看似問題是對方讓問題「延滯」在那裡,

但實際上其實是我們「有所住」,

執意要對方解決問題,就是最大的有所住

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心扣留在那裡。

扣留在「過去」。

 

一直懸盪在那裡,把焦點放在外在,

把心的主導權交給對方,

還怪罪對方,要對方來「解決」自己的心結。

 

 

最怕遇到那種,

搞出問題卻逃避擺爛,什麼也不解釋、更別提負責的傢伙。

 

這是最可怕的泥淖。

因為他逃跑了,卻留給你足以淹沒自己的滿滿莫名——  不解。

若你想知道「為什麼」?

那恭喜你將被黑洞般的問號暗流給吸入、淹沒。

 

因為你只能回想所有從他逃走的前一秒- 以前,

所有的互動細節、蛛絲馬跡,

去推敲、去揣測,所有的可能性,

所有可能把他最終留下的「莫名其妙」給合理化。

 

但你還是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答案。

 

因為都沒有從他親口說出。

而因為他逃避,他即使說了也搞不好是藉口。

 

 

你只能被動地等他有一天認真地面對,來向你說清楚講明白,

為彼此之間的問題「負責」,

但講白了,其實你是要他對「你的心」負責。

 

 

「我們都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。」

 

 

 

「他媽的他一直傷害我,不叫他負責 

 要我這可憐的受害者自己認了,自己負責?!?!?!」

 

 

Yep,當你認為你是「受害者」的時候,

就是不對自己負責的表現了。

 

曾經我連續被踩在腳底下傷害一兩年後,

我終於反思:

 

從- 

“為什麼你要這樣對我?!”

“為什麼你要一直傷我的心?!?!?!”

 

變成-

 

“我為什麼要「接受」自己被這樣對待?!”

 

“我的心為什麼會一直受傷害?!?!?!”

 

 

最後-

 

「不怪你不愛我,該怪我沒有好好愛自己。」

 

「不怪你傷害我,該怪我的心太脆弱。」

 

 

從此,我開始學會好好愛自己。(保護自己)

從此,我開始學會堅強,

因為我發誓,我要強大到你傷害不了我。

 

 

以上是回顧我慘兮兮的初戀。

 

但其實也適用於面臨所有人事物。

修行不就是修心,

終極目標就是「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」。

 

 

「我們都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。」

 

 

修行即是修心,讓自己完完全全成為自己身、心、靈,乃至於生活、及人生的主人。

完全主導自己的身、心、靈,乃至於生活及人生。

 

這不是口號,是實修,是實證。

 

 

當然這絕非一時半載可成,

回想了一下,

我也是歷經了七年,才徹悟了這個點。

 

據說你沒學會的課題,

會一直讓你體驗重複類似的人事物,直到你學會為止。

(大大小小的輪迴)

 

 

難怪我連續碰到了三個半都是這樣的人... = =

(彼此之間惹出問題卻只會逃避甚至態度惡劣)

 

但也多虧了他們,我終於看清這個盲點了。

 

 

 

 

整理分享一下遇到這種人該當如何?

 

一、穩住四空定無我、無住、無相、無常

二、尊重對方的自由意願、和因果業力(業障)

三、可以藉此檢視、反思反省自己,但切莫過度(變自責)

  *不要掉入「為什麼」的黑洞!!!

四、三元合一

 「定位」自己無限的佛性(神性)

    希望什麼就「禱告」

  感覺要亂情緒失控了就驅魔或「唸佛」(經)收攝意念

 

 

 重複前面四大項。

 

 

 

  ※ 注意力在什麼,就是給什麼力量!

    注意力持續在傷痛,就是自扒瘡疤;挖黑洞活埋自己,血肉模糊深淵得無法自拔。

  注意力持續在希望,就是自我創造;亮起夜後的曙光,脫胎換骨堅定得更加強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不執著要對方「解決」問題,或應該怎麼做-(有所住)(尊重自由意願);

 或學到該學會的-

(要記得對方也有自性圓滿的佛性,但每個人有不同的因果業障導致所需時間不盡相同

 

不要對方來負責或解決(焦點放在對方、外在)

 而是自己要為自己的心負責。(焦點放在檢視自己學習成長體悟考驗

 (傳說中的放下不執著無所住

 

 

而當你真正做到徹底的無所住的時候,

尊重所有一切的自由意願、因果業力的時候,

就可以達到真正沒有分別心的包容。

 

 

(包容其實正是一種無所住的呈現,
 真正尊重每個人事物的因果歷程。)

 

 

包容一切,

 

海納百川,空涵萬界,道法萬象,無一不一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